鸭双味
110青岛网 时间:2011-12-12 18:20:00
鸭双味
- 菜名:鸭双味
- 工艺:其他
- 口味:咸鲜味
- 类别:私家菜 营养不良调理 便秘调理 青少年食谱
- 主料:鸭肉 500克 鸭掌 300克
- 辅料:鸡蛋 150克 小麦面粉 50克
- 调料:料酒 25克 小葱 10克 辣椒油 5克 姜 25克 香油 15克 大蒜 10克 猪油(炼制) 75克 盐 15克 味精 1克 各适量
- 制作工艺
- 1.鸭肉(鸭小腿)放碗内,加精盐5克、料酒腌渍1小时入味。2.姜10克切片、15克切丝,葱切丝。3.将腌好的鸭腿加入葱片、蒜瓣5克上笼蒸烂取出待用。4.另将鸡蛋磕在碗内,加面粉搅蛋糊,再加香油搅匀。5.鸭掌煮至七成烂捞出,剔去骨,趁热用辣椒油、味精、白糖、精盐10克、蒜瓣5克(拍碎)拌匀,堆放在盘中间。6.锅置旺火上,倒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将鸭小腿逐个滚上蛋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时捞起,摆放在鸭掌的周围,葱、姜丝分别放在盘的两边即成。
- 工艺提示
- 1.炸鸭腿用火不可过急,避免外糊内生,排入盘中,大头向里。2.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熟猪油1000克。
- 菜品口感
- 鸭腿香酥,鸭掌筋韧,辣鲜微甜,双味合壁。
- 试用方法
- 中餐|晚餐
- 食谱营养
- 鸭肉: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鸭肉性寒凉,性寒,味甘,咸,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体热、上火、虚弱、食少、便秘、水肿、心脏病、癌症患者和放疗、化疗后的病人宜食。鸭掌:鸭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同等质量的熊掌的营养相当。掌为运动之基础器官,筋多,皮厚,无肉。筋多则有嚼劲,皮厚则含汤汁,肉少则易入味。从营养学角度讲,鸭掌多含蛋白质,低糖,少有脂肪,所以可以称鸭掌为绝佳减肥食品。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蛋白质是自然界最优良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同时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鸡蛋味甘,性平;具有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之功效。小麦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睥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 食谱相克
- 鸭肉:鸭肉忌与兔肉、杨梅、核桃、鳖、木耳、胡桃、大蒜、荞麦同食。鸡蛋:鸡蛋不宜与糖同煮;与糖精、红糖同食会中毒;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 历史文化
- 鸭双味以鸭的小腿和鸭掌入馔,烹法两样,滋味不同。鸭腿蒸熟再炸,鸭掌煮后以辣油、蒜等调味腌拌,是徽味沿江名肴。
-
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 热量
- 2,855.13
- 千卡
- 维生素B6
- 0.15
- 毫克
- 蛋白质
- 185.16
- 克
- 脂肪
- 213.02
- 克
- 泛酸
- 5.72
- 毫克
- 碳水化合物
- 65.82
- 克
- 叶酸
- 9.2
- 微克
- 膳食纤维
- 1.98
- 克
- 胆固醇
- 647.75
- 毫克
- 维生素A
- 687.65
- 微克
- 胡萝卜素
- 141
- 微克
- 硫胺素
- 0.73
- 毫克
- 核黄素
- 2.1
- 毫克
- 尼克酸
- 25.9
- 毫克
- 维生素C
- 3.8
- 毫克
- 维生素E
- 3,785.56
- 毫克
- 钙
- 228.5
- 毫克
- 磷
- 1,193.19
- 毫克
- 钾
- 1,485.39
- 毫克
- 钠
- 6,779.74
- 毫克
- 碘
- 42.25
- 微克
- 镁
- 134.72
- 毫克
- 铁
- 20.77
- 毫克
- 锌
- 11.01
- 毫克
- 硒
- 87.41
- 微克
- 铜
- 1.58
- 毫克
- 锰
- 2.15
- 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