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引入页面
这个社会给人提供了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可人们的精神却在逐步匮乏。
来自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来自职场、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变得焦躁,电话、电视、网络、酒精依赖症、失眠、焦虑、冷漠、购物狂等亚健康状态,侵袭了从职场人士到家庭再到孩子等更多的人。
透视都市多发的,增加对自己对他人的关注,其实我们可以离幸福更近一点。
人人都患都市病
□《市民》记者李红梅发自北京
早上六时十分刚过,黄花花手机已响过两条加菲猫短信提示音。“喵”的余音尚未落下,就有电话打进来,手机随即伴着震动开始在桌上“跳起舞”来。
这是一个周末的早晨,黄花花还没起床,在被窝里迷糊着睁开双眼,一把抓住床头桌上的手机,按下了接听键。从这个时候开始,黄花花开始了她一天的电话之旅。
今年25岁的黄花花家在湖北,自从到北京工作以后,电话和网络成了她与家人外界沟通最多的工具。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对电话网络不是一般的依赖了。
每天早上,黄花花都有几个固定的家人电话,给父母、姨妈、同学、好友等等,一般每个电话时长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以上。而每天晚上热线的原则是把手机两块电池打完,再继续充电,打到迷糊着眼睛睁不开,漏掉几句对方讲的话。晚上下班后,如果八点开始在网上和家人视频聊天,一一汇报完自己在北京的工作生活之后,那么十点左右就进入黄花花的爱情专线时段了。电话从当天晚上十点打到第二天凌晨四点这对黄花花来说是常事了。
“人人都有都市病。”黄花花笑着调侃,表明自己还是好的。其实正如她所说,每天行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神情严肃,行色匆匆的人。职场上的压力、生活中两性关系和小孩问题、不可忽视的等等,这一系列常见的“都市病”,给忙碌的都市人敲响了警钟。
心理因素诱发“都市病”
“都市病”是近年才兴起的一个说法。什么是都市病?在未找到答案前,可以判定这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资料显示,联合国的卫生组织有对健康的界定为三个方面,即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阳光旅程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专家黄韶飞介绍,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健康,除了能跟自己和谐之外,还要能跟周围的环境和谐。而无论在哪里都能被环境接受,同时融洽相处。在这个环境里大部分都能接纳你,你能接纳大部分人,同时身体、心理没有问题,那这个人则被认为是健康的。
“所谓的都市病主要还是指心理上的。”黄韶飞说,一般从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去考察,时间上是两到四周。比如是不是觉得精神不好,对什么都没兴趣,或是容易发脾气。并且有很多时候出现异常,一般会在家庭中表现出来。容易暴躁、多梦、早醒、睡不着等。要么就是不想去上班,不想去工作,什么都不去干。要么是饥饿、敏感,稍微遇到一点事情钻牛角尖,不愿打理自己等。
其实,在医学和心理学上并没有“都市病”一说,而黄花花随口提到的“人人都有都市病”这种说法也似乎并不严谨,这只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十分在理。
从近年咨询中心数量的增多可以发现,亚健康人群逐年呈上升趋势。
2002年,北京市心理咨询中心不超过20家,目前到工商注册的就有六、七十家,还有一些工作室,个人等没有注册的,名义上在做的有一千一百多家。
北京阳光华仁心理服务中心执行主任、资深心理咨询师周麟表示,从几年来咨询公司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求助人数一直在增长,同时也反映出公众寻求心理咨询主动性在不断提高。
在周麟眼中,亚健康有很多表现:很多人有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可能还会有状。比如,有的人锁好门以后,明知不需要但还会反复检查,总觉得没有锁好,内心非常痛苦。周表示,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但有些人能够自行缓解,有些人可能始终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这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气质类型和性格,也同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另外,如人际关系、家庭矛盾、情感困惑、子教育等问题,也会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同样也都是亚健康的一种体现。
“人人都有,只是在不同的时候,严重程度不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星华认为,人总会受到挫折,有挫折就会产生挫败感,有一种焦虑的情绪。这种焦虑情绪需要得到倾泄。
郭表示,这样的现象已经漫延到孩子,他认为这些问题没有代沟,任何人都处在这种状态。从小学开始,直到进入职场。人们在创造很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压力隐含人际关系信号
黄花花说,遭遇金融危机,今年工作任务加重,薪水却比去年大幅降低,加上一些她看来莫名奇妙的罚款让她近乎崩溃,是电话网络拯救了她。哪天要是不把手机带身上,不打电话不上网不发短信息,黄花花怀疑自己会不会疯掉。
对于黄花花来说,极度的电话网络依赖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办法。
北京玫瑰心理心灵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林认为这是长期生活在都市里人的才会患上的病,主要是情绪压力过大,表现为职场压力和个人生活压力。
从去年到现在,很多人和黄花花一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人面临着重新选择,经济收入也受到影响。
“在中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与近来的经济状况有关。”资深心理咨询师周麟认为,当个人的经济状况改观,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反之当经济状况不好时,很多问题也更都容易浮出水面。
他认为,像情感问题,也包括孩子教育问题,同样需要经济支持。
另外也包括个人发展的问题:升迁、降职或是换一个工作环境,这里面可能隐含人际关系问题。如何能看待自己的职业发展。抑郁症和都可能会反映在里面。有些可能是公司前途不明确的时候,部分职工的焦虑会特别严重。不知道自己这么努力,公司下一步是会否保留。如金融危机,有的公司就关了,有的外资就撤掉了,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和工作状态。
周麟建议,在这种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要提高对自我的关注度。他表示,有人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孩子、家庭和工作上,对自己的关注比较少。几年来,经常媒体上出现过不少“过劳死”的报道,往往这些员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早就亮红灯了。
其次,了解自我之后不要逃避现实,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问题。有些人通过自我调节,如运动,音乐跳舞,出外旅游等方式就能够缓解很多心理压力。有些人无论怎么调整都很难恢复健康,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寻求心理帮助。
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群体,张林建议大学生把苦恼当成一种转机。20岁失业比40岁失业是更有勇气站起来的,从学生自身来说,这也是给了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考虑自己真正想去做什么,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困境寻求一个出路,把失业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张林说,大学生应从失业中学会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掌握人生轨迹的姿态。
对此,周麟也认为,面对压力要积极应对,并且一个人需要清楚何种情况下需要求助,寻求帮助是个人很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越是成功,越是智慧,越擅长寻求他人相助。改变人们有时候会陷入的一个误区:是不是我职位越高,能力越强,就越不需要求人?其实,他们更是到处求人,而且在社会上如鱼得水。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聊此话题】 【深圳论坛】 【投稿报料】返回>>> 【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上一篇: 转帖]细数办公室亚健康症状,你是否深受其害?
- 下一篇: 易疲劳是典型亚健康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