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中国富人
【核心提示:招行研究报告认为国人存在负债比率高于40%;收入来源靠工资,形式单一;资产流动性过低或过高等六大财富症状,并建议将理财方式多样化、分散化。】
6月18日,招商银行发布《中国人财富亚健康报告》。这是国内首次发布有关国人财富状态的报告。
本次报告首次对财富亚健康进行了定义,将其归纳为“财富状态介于健康与之间的一种功能低下的状态”。招行研究了中国七个经济区域的城市理财行为和心理,以中产阶级为主要调查人群,按照理财性格迥异,总结四大“亚健康”类型人群和六大“亚健康”病症。
在现场发布会上,招行副行长唐志宏告诉本报记者:“该报告将从理论上分析进一步转化为实际投资方案,为日后招行开发理财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如同亚健康的身体状态所带来的潜在危机,财富亚健康威胁人们的财富危机四伏。针对报告结论,招行总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建议,理财最实际的效果是多样化、分散化,必须坚持客户保持同身体健康一样的理财观念,避免单一资产。
四类病态人群
本次调研从七个经济区域的城市理财行为和心理收集信息,其中包括北京(华北渤海湾城市群代表)、上海(华东长三角城市群代表)、广州(华南城市群代表)、成都(西部城市群代表)、深圳(珠三角城市群代表)、武汉(华中城市群代表)、沈阳(东北城市群代表)。被访者为年龄区间在22岁到55岁,个人收入3000元以上或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群。
来自上述区域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国人在财商方面存在着一些潜伏的缺失和误区。刘建军对这种潜藏的危害作出了贴切比喻:“这些亚健康危害因子或危险因素,就像是埋伏在财富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为外界的导火索,如市场环境变动等因素而点燃爆炸;或像潜伏在财富中的毒瘤,如不及时清除,就可能导致个人财富危机。”
这些理财性格集中形成了四大“亚健康”类型人群。第一种为“存钱族”,理财目标不清晰,或没有理财目标。这种状态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只相信最古的储蓄理财方式。第二类人占比最大(87%),只是简单地抱着“赚钱”的想法投资,并没有清晰的理财目标。
第三类称为“好高族”,理财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与个人风险喜恶的矛盾性,加深了理财的长期的不舒适和失落感,系统风险较大的资产超配(普遍超过80%),这类人财富暴露在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下,其产生财富安全隐患的。在抽样调查中,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30%的投资者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
表现最极端的是对专业理财的“抵触族”。其表现行为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增加了投资理财的难度,也增加了对专业理财师的不信任。《报告》显示,59%的人表示对金融理财顾问所推荐的产品持保留态度,不会完全将自己的财务状况真实全面的告诉金融理财顾问。
上一页1- 上一篇: 家庭财富管理六大亚健康症状调查-世界经理人
- 下一篇: 逛街可缓解女性亚健康症状――常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