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青岛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您的位置: 110青岛网 > 青岛生活常识 >

炒鲜奶

110青岛网 时间:2011-12-02 16:50:00

炒鲜奶

    1. 菜名:炒鲜奶
    2. 工艺:生炒
    3. 口味:奶汤咸鲜
    4. 类别:孕妇食谱 补虚养身调理 养颜美容调理 
    5. 主料:牛奶 250克
    6. 辅料:鸡蛋清 100克 竹笋 25克 荸荠 30克
    7. 调料:植物油 80克 白砂糖 15克 盐 3克 味精 1克 葱白 20克 淀粉(豌豆) 50克 各适量
      制作工艺
    • 1.笋尖、马蹄去皮洗净,切成米粒状;蛋清打起泡后,加淀粉、牛奶、打成牛奶糊,放白糖、精盐、味精继续打匀。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下笋尖、马蹄粒、葱白末煸炒出来,倒入调好的牛奶糊,用手勺推动,起泡后即可起锅装盘。
      工艺提示
    • 荸荠又称马蹄。
      试用方法
    • 早餐|中餐|晚餐
      食谱营养
    • 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钾、镁等矿物质,可防止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泽;也可补充丰富的钙质,适合严重缺钙的人、少儿、老年人、易怒、失眼者以及工作压力大的女性。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鸡蛋清:鸡蛋清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强皮肤的润滑作用,保护皮肤的微酸性,以防细菌感染;此外,鸡蛋清还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我国中医还认为,鸡蛋清性微寒而气清,能易经补气,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有助于延缓衰老。竹笋:竹笋富含B族维生素及烟酸等招牌营养素,具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的特点,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来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经常吃竹笋,每顿饭进食的油脂就会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而且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佳品,并能减少与高脂有关的疾病。另由于竹笋富含烟酸、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荸荠: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荸荠有一定的抑制细菌作用,对降低血压、防治癌肿也有一定效果。荸荠含有粗蛋白、淀粉,能促进大肠蠕动。荸荠所含的粗脂肪有滑肠通便作用,可用来治疗便秘。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荸荠水煎汤汁能利尿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荸荠还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食谱相克
    • 牛奶:牛奶不宜与果汁、醋、白酒、米汤、韭菜、菜花一起食用;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牛奶与生鱼同食会中毒;鸡蛋清:鸡蛋清不能与白糖、豆浆、兔肉同食。竹笋:竹笋忌与羊肝同食。
      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 热量
    • 1,175.83
    • 千卡
    • 蛋白质
    • 20.85
    • 脂肪
    • 88.19
    • 碳水化合物
    • 33.05
    • 膳食纤维
    • 1.04
    • 胆固醇
    • 37.5
    • 毫克
    • 维生素A
    • 62.9
    • 微克
    • 胡萝卜素
    • 18
    • 微克
    • 硫胺素
    • 0.15
    • 毫克
    • 核黄素
    • 0.7
    • 毫克
    • 尼克酸
    • 0.91
    • 毫克
    • 维生素C
    • 9.25
    • 毫克
    • 维生素E
    • 62.37
    • 毫克
    • 291.71
    • 毫克
    • 244.94
    • 毫克
    • 625.56
    • 毫克
    • 1,443.72
    • 毫克
    • 53.13
    • 毫克
    • 5.17
    • 毫克
    • 2.01
    • 毫克
    • 12.21
    • 微克
    • 0.31
    • 毫克
    • 0.66
    • 毫克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42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