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报网
对新生首先要进行学习观教育。新生正确的学习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让新生尽快的掌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并增强自理能力。可以针对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新生面临的困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学生和有关的师和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使得新生能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使新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加学习紧迫感和动力。通过个别谈心的形式了解新生的思想,纠正了他们不正确的看法和认识,以促进他们的学习。通过集中上自习,排除了新生入学后新的社会关系建立前的孤独感,使他们尽快地找到团队的归宿。
其次要对新生进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并培养团队精神。
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实践表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能使新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生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确的人生目标,必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来规划当前应该做的事情。做规划时,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只有通过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才能达到远期目标,才能让他们有目的的学好应备技能,积累相关经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提高新生社交能力,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通过开展各项班级主题活动,及时了解并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的目的,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从容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另外,单个谈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能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教育和帮助。深入的单个谈心不仅能保持信息渠道的直接畅通,而且能传达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受到老师特殊关爱的,因而也就更加努力向上。
此外,新生在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显著,加上学生自我意识和私人空间意识强化,使得大一新生在社会生活上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其在相互体谅、尊重他人的同时,主动沟通,积极做一些寝室的公共工作,以增加同学间的好感,融洽室友关系。
- 上一篇: 教师应注重心理危机的自我调试
- 下一篇: 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