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自我心理调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不断升温,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教师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工作压力令教师身心疲惫;思想压力令教师心理冲突激烈、焦虑不安;期望压力过高,令教师产生烦恼等。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又迫切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因为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生理健康:水平影响生理健康水平。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如何进行自我调试呢?
1.劳逸结合健康生活
人们常说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在工作之余,应该懂得适当有效的放松和休息。比如,听听轻音乐,唱唱歌、;做些运动,比如慢跑,散步,跳操,球类运动等,可以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还可以和家人一起郊外远足,回归大自然,让心灵得到安详的休憩。只要能让身心放松、舒展的活动都可以尝试,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长远之道,如果教师以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态上讲台就能调动万千思绪,使课堂充满欢乐,也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调节心态享受幸福
教师的付出是巨大的,而物质上的收获却不尽人意,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不要一味在乎利益物质的得失,而要在心灵构筑起自己的理想乐土,让精神的享受成为自己工作的源泉。生活上,不要一味与同行攀比,要懂得知足常乐。抱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平衡自己的心理。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教师能专心投入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事业,必然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也就少了许多焦虑和烦恼。
3.营造和谐关系
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同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为别人的成就真心喝彩。
4.换位思考收获快乐
在对待来自学生难以管教、不尊重师长等方面的压力时,我们不防多一些耐心,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孩子做一个换位思考,对学生少苛求、多宽容;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激励,并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而使教师多一份快乐与健康。
5.合理宣泄寻求帮助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宣泄,易造成身心紧张,甚至疾病。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例如,去参加一些休闲活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向亲朋好友倾诉等。如果实在有心理障碍或时应寻求或。
为了我们神圣的教师事业,为了我们自身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都来学习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努力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
- 上一篇: 教师心理素质测试评估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 下一篇: 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