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族其实也是亚健康的表现
受访者中,30.4%的人经常开车。而在“开车族最容易出现的‘路怒’症状”调查中,76.1%的人直指“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64.1%的人认为是“开车时骂骂咧咧”,63.4%的人觉得,“被别人‘超车’、‘插队’就开骂”的情况最为明显。62.9%的人“被人挡住去路就烦躁,想给对方点‘颜色’看看”、60.5%的人“看到行人乱穿马路就不爽”、46.8%的人“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对于“路怒症”的解释是: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随着私家车快速增多,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而据公安部今年年初通报,2009年全国机动车增加1669万多辆,驾驶员增加1910多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 国机动车驾驶员接近2亿人。“路怒族”正是汽车社会的副产品。
在某知名广告公司从事创意策划的小姜,是同事、领导公认的谦逊有礼的斯文青年。然而,在亲密的朋友眼中,小姜“谦逊有礼”的外衣下,还隐藏着另一张面孔:每当他开车的时候,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暴躁、脏话连篇,甚至开斗气车,而一下了车,他又马上变回那个“谦逊有礼”的斯文青年形象。
小姜就是典型的“路怒族”,“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向客户提案,有时会遇到客户故意刁难的情况,但是我都能一笑了之,出了客户的门就都忘掉。唯独开车的时候,看到乱插队、并线不打灯的车辆,还有乱闯红灯的行人,心里就会无名火起三千丈,经常会按下车窗破口大骂,甚至还发生过肢体冲突。”
针对小姜等“路怒族”的情况,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国芳认为,“路怒”更多是一种“迁怒”,是将个人郁积在心的怨气或其他不良情绪借机发泄出来,路上的拥堵和磕碰只是导火索。如今很多城市人处于身心状态,表现为易疲劳、易焦虑,缺乏耐心和容忍力等。在这种身心状态下,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容易爆发马路上的争执和愤怒。“尽管‘路怒症’是对司机状态的描述,但这种现象在很多不是司机的人身上也非常普遍。”王国芳教授透露。
更多相关推荐
- 上一篇: 职场人小心只靠睡眠解压也容易亚健康
- 下一篇: 从“红薯林”到“绿豆张” 是什么成就“张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