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之道》.XT|jar|umd
《佛教养生之道》
------------前言------------
佛说“人身难得”,因此,关爱生命成为佛修者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这不仅仅表现在关爱一切众生上,而且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普度一切众生,使其开启智慧,明心见性,得证佛道。 养生的目的应包括生理健康和这两个方面,而佛教的一切修证行为恰恰就包涵了这两点。基于此,我们从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甄选出简单易行且又不会出现不良后果的佛教修身养性方法,期望对身处激烈竞争的现代人在养生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佛教养生重在修禅,对初学者而言,修禅典籍莫过于民国年间蒋维乔先生所著《因是子静坐法》,其中不但有详细的修性修心术,更有详尽的入禅方法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可谓熟读《因是子静坐法》即可登堂入室,入于佛家养生长寿之门。然尚有不足尔! 佛教养生分修心、修性、居食养生三部分。修心术主讲慈悲、博爱;修身术主讲禅定,又分为内修身与外修身两部分,内修身就是坐禅形定,外修身就是对筋骨肉的锻炼;居食养生主讲生活起居长寿活人之法。这三部分又是一个整体,是故,本书循序渐进,从入门的《因是子静坐法》而至外修身功夫《达摩易筋经》,再至内修身之典籍《洗髓经》,逐步阐述佛教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让初学者也可循序修炼。《六妙法门》与《小止观》是佛教养生不可不读的典籍,故本书亦收录之。 古人之典籍,余不敢有丝毫篡改,只根据从医之经验,略作解释,能有益于初学修炼养生者,则余额首称庆,不胜欣慰。佛教养生著作不乏滥竽充数者。本稿余斟酌校对再三没有谬误,不欲误人尔! 任修瑾编者
------------佛教养生要义(1)------------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以期修证成佛。 虽然中国佛学与发源于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佛学一脉相承,不过中国佛学有特殊的面目与系统。中国佛学的特质就在于禅。 中国佛教的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巧妙的结合。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佛教的养生长寿方法分为南北二支,南支注重于“理义修心”养生法,北支注重于“静坐修心”养生法,两者同工异曲,都提倡禅定的修习。 禅,为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其义为“静虑”。早在释迦牟尼之前,禅法作为古瑜伽的重要一脉,流行广泛。《奥义书》时代的禅法,主要特点是:闻声以入道,舍念而达梵。 1禅宗由来 自东汉末(明帝永平年间)始建成的洛阳白马寺,标志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而“禅”的起源则始于释迦世尊灵山拈花微笑“以心会心、不立文字”而建立的“教外别传”。自摩诃迦叶承继衣法,在印度传二十八代而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观见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泛海东来,于梁武帝时到达健康(今南京),即为中土禅宗初祖。此后,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传至六祖慧能,即已系统而完整地奠定了以禅为核心的中国大乘佛教理论体系。六祖以后的“五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分灯”,把禅的理论更进一步地完善化。自是,中国佛学以“禅”为核心的理论一枝独秀,而遍布于国内及海外的佛教寺庙亦绝大多数以“禅寺”定名。由是而论:禅文化在中国业已具有上千年的深厚民族根基。 据《传灯录》记载,达摩是在梁武帝普通年间(二年或七年八年)来中国的,武帝乃迎接他至健康。因与武帝机缘不投,达摩乃潜渡北上,至嵩山少林寺,便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时有神光,系一中年博闻善讲之士,闻达摩之名,特地跑到少林寺去亲近他。他到了少林,见达摩朝夕端坐,面向墙壁,默然无语。神光自己心里便这样想: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今我何人?如是他就在一个大雪夜里,端正地立在达摩的旁边,积雪过膝。这时达摩很怜悯他,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悲痛而泣曰:“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神光听了,乃潜持利刀,断臂于达摩之前。达摩知是法器,为其易名曰慧可。可问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答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觅心不得,乃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与汝安心竟。”所以神光易名慧可,是从他顿悟的智慧而印可的。 达摩初创了禅宗,慧可为第二祖。后来达摩欲回印度,便召集门人说:“时候到了,你们怎么不各言所得?”时有门人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说:“你只得我的皮。”一尼名总持的说:“我今所解,如庆喜(阿难)见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说:“你得我的肉。”道育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我的骨。”最后慧可礼拜达摩,依位而立。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髓。”因此便将衣法及四卷《楞伽》传与慧可。又示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云:“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二百年后,衣止不传。”自此以后,在中国有了不立文字的宗门禅。 佛陀禅定的内容可以在《大般涅经》中找到:“此是如来最后说法。如是世尊进入初禅,出初禅进入二禅,出二禅进入三禅,出三禅进入四禅,出于此处进入空无边处,出空无边处进入识无边处,出识无边处进入无所有处,出无所有处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出于此处遂进入灭尽一切想与受处。尔时长阿难询问长老阿拿律:阿拿律,世尊入灭乎?——阿难,未也,世尊尚未入灭,世尊已入灭一切想与受处。尔时世尊出于灭一切想与受处,入于非想非非想处……(继续依照相反的次序,返回到初禅状态)出初禅入二禅,出二禅入三禅,出三禅入四禅,自四禅出,世尊立印入灭。” 禅定为修道的不二法门。经中所谓初禅,是指摈除世间种种欲念,由“离”生乐。如果断除觉、观,不见身境,无念内净,喜悦更增,便是达到了二禅。舍却二禅时获得的喜乐,进入更深的定境,得到世界上最高的喜悦,并由定生慧、达到正念、正知阶段,从而进入三禅之境。忘却物我,超脱苦乐,不苦不乐,心极寂定,就是四禅。 佛教小乘有四禅,大乘则有九种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入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此外,《大智度论》还载有般若经典所传的一百多种禅定。而释迦牟尼佛所证定境则更为高超,四禅之上,又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佛教养生要义,禅定概论炼心修性术因是子静坐法六妙法门小止观始终心要天台止观统例
------------
------------
------------小止观------------
------------始终心要------------
------------------------
- 上一篇: 每周探讨。8、道家养生和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
- 下一篇: 藏传佛教养生之道/任修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