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哈士蟆
110青岛网 时间:2011-09-11 17:00:01
清汤哈士蟆
- 菜名:清汤哈士蟆
- 工艺:煮
- 口味:咸鲜味
- 类别:东北菜 高血压调理 肾调养调理 结核病调理 补虚养身调理
- 主料:蛤士蟆 200克 雪蛤膏 100克
- 辅料:猴头菇 50克
- 调料:黄酒 15克 盐 3克 味精 2克 香油 2克 各适量
- 制作工艺
- 1.蛤士蟆油(雪蛤膏)洗净后,放温水内浸泡4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摘去黑线及杂物,即可使用;2.哈士蟆取肉切成小片;3.猴头切成片;4.哈士蟆油上锅蒸熟;5.炒锅放旺火上,加鸡汤750毫升,下猴头片、黄酒烧沸,下哈士蟆肉、蛤士蟆油加味精,撇去浮沫,淋香油即可。
- 工艺提示
- 1.蛤士蟆油泡发时不宜用开水急泡,或浸泡时间过长,以免糜烂失形。泡发好的蛤士蟆油呈棉花状,色泽白,表面有油脂光泽,质地膨松,柔软滑嫩;2.哈士蟆油本身缺乏鲜味,并有腥味,不能单独用,加入一定数量配料,以弥补原料味道不足。
- 菜品口感
- 汤清味鲜,软滑细嫩,色泽鲜艳。
- 试用方法
- 中餐|晚餐
- 食谱营养
- 猴头菇: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中医认为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
- 历史文化
- 1.蛤士蟆属蛙科两栖动物,生长在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形似蛤蟆,亦称“中国林蛙”。民间传说,此蛙以参苗为食,实则以昆虫为食。冬眠,春产卵,秋产油,称哈士蟆油。以吉林省蚊河县产的哈士蟆体大、油多为上品。哈士蟆油呈桔瓣状,是中国林蛙输卵管中的高级营养贮藏物;2.此菜爽口悦目,为高级宴席滋补佳品。
-
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 热量
- 39.72
- 千卡
- 蛋白质
- 14.19
- 克
- 维生素B12
- 0.3
- 微克
- 脂肪
- 4.1
- 克
- 碳水化合物
- 22.98
- 克
- 膳食纤维
- 3.2
- 克
- 维生素D
- 1
- 微克
- 维生素A
- 2
- 微克
- 胡萝卜素
- 0
- 微克
- 硫胺素
- 0.35
- 毫克
- 核黄素
- 0.95
- 毫克
- 尼克酸
- 8.18
- 毫克
- 维生素C
- 2
- 毫克
- 维生素E
- 1.6
- 毫克
- 钙
- 9.99
- 毫克
- 磷
- 7.61
- 毫克
- 钾
- 8.4
- 毫克
- 钠
- 1,430.93
- 毫克
- 镁
- 5.01
- 毫克
- 铁
- 9.19
- 毫克
- 锌
- 0.29
- 毫克
- 硒
- 0.79
- 微克
- 铜
- 0.05
- 毫克
- 锰
- 0.09
- 毫克